2009年4月28日星期二



不抱怨,所有的一切就都是你的错~
根本不需要向不在乎的人解释。
反正已经疲倦懒着多说话。
所有喧嚣的刺耳的声音都可以忽略。
其实我根本不用在乎得太多~~

阳光中栽下一株蒲公英。
于是不知道要跟着它随风漂流到哪个角落~~
想要学着放弃了。
但心还是被那些纷扬的种子牵着走,扎下深深的根。
最近处于拿不起放不下的纠结中~~

HJL的签名档是“翘了体育课去赶图,翘了专业课去打球”
这种混乱在交完图的第九周和第八周的废寝忘食一样crazy。
专业课翘~选修结业考试翘~春游更翘~
坏孩子ing……

但终究总是不能跳出体制的压力的,尤其是你还是有所需有所求的时候~~
怎么一回来武汉就有一片霉运的乌云飘在头顶……
想起YXY说的话‘“我不回北京,因为我知道我回去了就再也不想回来了。”


I can only disappoint you 'cos I always let you down

 学会遗忘。
 重新出发。
继续行走。




2009年4月25日星期六

《活着》


第二天8点半色彩写生。但是这个晚上,当手机上的时间显示着1:30时,没有重新裱纸的我静静的躺在床上失眠。
眼泪很不听话的从左眼流到右眼~
很久没这么畅快的流眼泪了,真正难过时反而会拼命止住它渲染哀伤的味道。

      从万科城市花园参观回来,疲倦的瘫在连课程名称都记不得的选修的教室里,万般无聊决定去自强楼下从Vista看天下,外滩画报,甚至是Reader's Digest随便找本来奢侈的KILL掉两节课时间…最后还是在角落的两小排畅销书架上拿了本《活着》……最近很缺乏看杂志的心情……
  《活着》最开始给人的视觉冲击是它居然有5个序……余华在不同时间为不同译本写了序,一口气读下来,能感觉到时间在文字间穿越的痕迹,不经意的记述着一位作家的足迹。
   “一位真正的作家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的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的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
想起之前所想,Q上所引发的“20感悟”,想起某人曾说的,“高尚的品质就是自我和更加自我”~~~~~
      “前面已经说过,我和现实关系紧张,说得严重一些,我一直是以敌对的态度看待现实。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内心的愤怒渐渐平息,我开始意识到一位真正的作家所寻找的是真理,是一种排斥道德判断的真理。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读《活着》,一边眼睁睁地看着这位高尚的作家把福贵周围所有人“谋杀”掉感叹情节之戏剧化得略显不真实,一边还是情不自禁的将视线变得模糊。
为什么一定要家珍在病痛的折磨下一直挣扎到有庆凤霞都死去,为什么安排最后留下来的苦根被福贵亲手煮的豆子撑死~想起《香草山》中的话,“只要生活中还有一双眼睛与你同哭泣,生活便值得你为之受苦难。”可是生活将福贵身边的一双双眼睛都带走了,仅留下了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一个皱纹里塞满阳光和泥土的老农,牵着福贵(牛)吆喝着“二喜,有庆不要偷懒;家珍,凤霞耕得好;苦根也行啊。”似乎只是在说给他自己听。只要福贵不死,他们就永远活在他心里,他们一起经历的苦难里都填满的是幸福的细节。
或许这就是生活余华眼中的生活,“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道不清其中究竟隐藏了多少沉默的忍耐,只是最终它们都被召唤,回归了平静。







2009年4月22日星期三



午后轰鸣的机器声和草汁儿的气味忽然把记忆带回了去年的夏天。
那个蒸发掉的7月里,空荡荡的校园,主教前的野草坪在不知觉间长出了一人多高。
好像冬天从来没有来过一样。

不知今年的暑期会去哪写生。
填色整张辽阔的版图,惊诧的发现其实到过了不少的省份。
只是城市和我们都在时间中蜕变,将熟悉变成记忆,变成崭新的。

当逛街不看商品而是店面设计,进餐厅不看菜谱先看平面布局时……
发觉学习建筑不是阻隔更多方位了解世界的屏障,而是渠道。
阅读建筑,材料,技术,政治,经济,文化,包罗万象。
从而发现了作为一个理科生对历史政治和经济的了解是多么的局限!
然后想着我只看文科生看的杂书,又从图书馆抱回来一堆专业相关的书籍……

去洛阳前在图书馆惊诧的发现了《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
看着一句句150多字愣是没有标点的流畅对话真是要垮掉了~
那些看似“言之无物”的文字需要你自己填充的太多。
捉襟见肘!!

无意中发现杰克●凯鲁亚克的座右铭~
“最原初的想法就是最好的想法。”

2009年4月19日星期日

palette knife work


Starry,starry night 
Paint your palette blue and gray
Look out on a summer's day
With eyes that know the darkness in my soul
……
品味有限,和好声音相比,更加喜欢这偶然间遇见的开头几句歌词而已。
最近反复在听那几首要评论一下的歌。但不妨碍我不知如何下笔~
因为小病痛 赶图 和QF的事儿 生活特别混乱。心情更加混乱!
不该是这样的。从洛阳带回来的心情在武汉生活的侵袭下真是不堪一击。
一样的聊一样的笑,直到某人说我好像总是很开心时,火山一语道破那个险些玩失踪的绝望。
随后换来的是坦然和淡定。
It doesn't matter !
你常这么说也这样做。
直到最在乎的事物开始剥落。
直到不在乎的事物不受控制的发展到你不得不去在乎~~




2009年4月17日星期五

斑鸠回来了,窝里又有了“望梅止渴”的鸟蛋,讨论着它们是否是去年的那对,生活依旧在继续。
4.17 6pm,我站在2食门口。没有现金,没有卡,没有钥匙,没有手机。手里拿着LY的橡皮,HC的铅笔,自己的三角板和针管笔。忽然意识到早上好像只刷了牙没有洗脸……
通宵以后不是去洗个脸提神,而是刷牙,貌似是因为开始想去吃顿早餐的,5am时这样想着,10am想起来忘记去吃早饭了,1pm又发觉错过了午饭……
所以这是一天的第一顿饭,也是一周来第一次到食堂吃饭。
作息相当混乱,导致每天只有一餐。困得感觉不到饿,随后胃开始隐隐作痛……再然后这疼痛就不是隐隐的了……胃和腰的合伙侵袭,困意便被击碎了大半……交替的上升。
貌似一周翘了30多节课,愧疚感都困死掉了……难得去上的两节半课,还昏迷了大半节,醒来后脖子落枕了……
睡眠基本在3点睡9点起的框架中反复徘徊,直至仅剩下了不到一半的时间。

这段时间,MP4电充了一遍又一遍。
翻出《雨天》来听。
于是特别想念高三时听这首歌的那个MP3,想念那时候9点睡3点起的心情。
是那么踏实。

嗯……努力考上理想的大学……
听似高尚的理想,加上“的大学”上就有功利的味道了哈。
好像所有的功利和为之的努力都在07年6月8号响起的收卷铃声中消失了。
然后我很幸运的上了理想的大学,学了理想的专业。
可是问题不在于你考上了哪所大学。而是你在大学里做了什么。
每天夹在这群老师口中“能考上武大就证明你有这个能力”(老师说完这话就开始留没人懂的作业了……事实证明我们还真能按时做好交上去……)的强悍的同学们中生活,只是跟随着时间的脚步,忙于根本忙不完的事情,停下来想,不知道生活会把自己带向何方,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在哪儿。
然后发觉,重要的不是做了什么,而是为了什么。

即使为了最单纯的理想,功利或许也是必要的途径。


2009年4月12日星期日

找自己


一直欣赏可以足够自我的人。
也不停告诉自己,要自我,不要总是受周遭影响。
但不得不承认,我始终需要外界的不断刺激,才能推动自己的生活。
我还是依照着甚至依靠着我抵触的东西生活。
《heart is a lonly hunter》草草翻过就拱手相让了。
她想说的是,人是完全不能被理解的。


在L学长xiaonei的随笔里,提出阅读时遇到的问题。
新的思想,新的命题,将自己先前建立起的思想体系冲击得体无完肤,无法去理解和评论。
不曾带有对知识领域的针对性而阅读。但阅读时思想碰撞的猛烈依旧。

笛卡尔说“I think therefore I am.”
阅读是推翻自我的一条捷径,抑或是迷途。
思想总在不自觉间完成一次次自我更新。
今天的你可能已经不能理解昨天那个自己的所作所为了。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是的。闻道前的你已经死了。
甚至你自己已经不能理解过去的自己了。
更何况是他人呢。


其实没有什么思想是来自你自己的。
你只是管道,流着不知哪儿来的水。
李野老师说不要把自己的脑袋当作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时只是简单理解为“独立思考”。
现在看来,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就没有所谓的自己的思想吧。

只是有的人那里,流进去的水,酝酿出的是醍醐。

而有的人放任清水流过,只留下渣滓。
仅此而已。



2009年4月10日星期五

清明已逝


没有电脑的生活很纯粹~
同时也发现没了它做设计还真是费劲儿。
今天取回电脑,整整是一周的时间。
打开网页发现江同学都更新了,顿有沧海桑田之感。。。

一周前在武汉的细雨中离开。充满不真实的感觉。
一屋子印尼友人的汉堡店,一夜睡得很辛苦的硬座。
恍惚间双脚就实在的踏在了洛阳的土地上。
一座北方城市的亲切感扑面而来。
是的!一座北方的城市!
干燥的空气!漫天飞舞的杨絮!晴朗的阳光!

在洛阳每一次的下馆子都是一场有“免费加餐”的“自助”式奇遇!
洛阳师范外的堕落街。才是物美价廉的美食之旅。
煎饼果子~鸡蛋灌饼~~比武汉的美味了不知多少。
浆面条。糊辣汤。吃不惯的当地特色美食。
满街找落脚的地方。抱怨老板开出100的“天价”。
路人甲蹲在墙边吃着十点多的早餐,说那是一个月的租金。。。
只是没有铺盖。。。10块20块一晚的小旅店。

收入不高幸福指数不低。
是在青海时听某位叔叔说的,一提到就被他的司机反驳的理论。
太温暖的阳光透过公交车窗照在身上。
困意来袭朦朦胧胧的觉得自己在北京的街道上。
清明时节的另一座古都。

龙门石窟。白马寺。王城公园的牡丹。停留太短暂。
61路车上,将来时的路倒叙了一遍。好奇和期待就变成了不舍的离开。
回来的火车晚点,在这个周一的最后半个小时里,又回到了武汉。
天色太暗不知是何时过的江。
只看到一路零星的灯火,黑色背景下橙色的小站台。
望见感恩堂上红色的十字,心情就变得踏实。
赶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