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5日星期一

初读新建筑~

“建筑跟各种“风格”毫无关系。
建筑以它的抽象性激发最高级的才能。建筑抽象性具有如此独特又如此辉煌的能力,以致它扎根在俗务之中,却能把俗务精神化。俗务只有在我们赋予它以条理之后才能成为思想。
体块和表面是建筑借以表现自己的要素。体块和表面由平面决定。平面是生成元。对于那些没有想象力的人来说,这多么糟糕。”
——《走向新建筑》
在图书馆又一次遇见这本大名鼎鼎的著作,随即翻阅起来。
“工程师的美学,建筑,这两个互相联系的东西,一个正当繁荣昌盛,另一个则正可悲地衰落。”
打开第一篇章,顿时想起力学课上胡百万老师重复过N+1次的话语。
建筑师都自以为是,做事情都是一拍脑袋……还有什么什么之类的,总之他讲过太多遍所以记不起了~把这段拿给火山看,她直呼同百万一样反动,懒得强调此段的来源,反正迟早我们都会更正式的遇见。
于是乎,很反动的把书借了回来,做过埃森曼的住宅模型后,对大师的思想没有妄图诠释的冲动。
刚刚看了体块,表面,平面的“三项备忘”。一下子知道建筑原理是哪冒出来的了。
“现代建筑的基本精神是民主和科学。
《走向新建筑》就是建筑中的民主和科学的宣言。”
——译者
又理解了一句看似很假的话。况且这句绝不为过。勒.柯布西耶,用这个名字来诠释现代主义大师的含义也是实至名归的~
塔楼城或是架空城市,犹如科幻作品中的未来城市般充满玄妙,难以言喻。抛开原理本身不说,至少从中明了,尽管许多课上真的是没学到什么东西,但这些课程本身,是多么有意义的。规范不是限制,而是更好的适应现有的规律的捷径(场地设计要背的N本规范要人命啊~~),在这之上,设计是喜好的问题,对与外界它要适应与依赖很多,但它同样也可以改变许多~~
“清华秦佑国教授两个半小时的讲座,比课上一年两个学期听到东西的还多……”直到齐康把我们郁闷到了时才得知,秦教授是不做设计的,但他对建筑的认识和修养,远超越了一些做设计的人。或许跳离出图纸看建筑会更清晰。
有时间可以去看看四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思想与作品,还是很有意思的,读不懂也是一种消遣~

在对流水别墅的缺陷了解的更多更多的时候,反而愈加地喜欢它~以LXX老师的话说,它已经有些超出当时的技术范围了,但论美丽,还是数一数二的。东塔里埃森也超赞~
贴两张流水的图片,对于这个建筑,所能感受到美丽的没并不仅限于体块的均衡穿插与表面材质的完美组合,以及对自然环境的处理,细部与室内同样精彩~

至于柯布西耶的萨伏伊别墅,马赛公寓或是朗香教堂,则展现了现代建筑的无限种可能,与风格无关~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