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教授终于兑现了承诺,一年中第三次来到了WD。讲座一直持续了整整3个小时,感觉这三个小时中获得的信息量,可能比一个月甚至一学期都多,从他的谈吐中了解到他与弗兰克盖里或是库哈斯的交谈,从照片中看到他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越发觉得眼前这位老者是如此可敬。同时也感受到WD的建筑教育和清华相比,差距有多大。我国和一些其他国家相比,建筑上的差距有多大。。。
秦教授真的是一本活的百科全书!人文 ,科技,艺术一一道来。维特鲁威《建筑十书》中讲“建筑师必须擅长文笔,熟悉绘图,精通几何学,勤听哲学,理解音乐,对于医学亦非无知,通晓法律学家的论述,具有天文学的知识”。之前一直觉得这些要求带有完美主义的倾向,再见秦教授,shock到了,原来这样的大家,真的存在~
信息量很大,蜻蜓点水般讲得很快,有些听不懂不理解的地方。
这次感受最深的部分,在对于Claude Perrault 所划分的 positive beauty与 arbitary beauty这里。
对现代建筑的理解,可以用密斯 凡 德罗的两句话来概括
Less is more.
Architecture begins where two bricks are carefully jointed together.
而正如秦教授所讲,中国的建筑需要呼吁精致性,手工工艺要进入机械制造技术,建筑设计与工业设计相结合……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所以说“建筑是一门艺术时”,自己对于艺术的理解,也终于第一次从17世纪后的定义中跳脱了出来。
建筑的意义,又一次变得更加丰富。对建筑设计学习的目的,也更加转向为提高自身对建筑的认识和修养,而非局限于做设计了。
还有很多提到的细节,未一一沉淀,先记下这么多,再慢慢进一步领悟。
至少,听一次的这样的讲座,又会重燃一次,对建筑,对生活的热情。
最后 祝各位的家人身体健康~今天许下的愿望,一定能实现~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